2.制造业本身复杂
制造型企业物料品种多,产品结构复杂,随着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计划、采购和生产模式也都随之不断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不可控的因素更多。因此,ERP在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大、实施难度高,效果还不一定明显。相比流通和服务业,通常是短平快、易实施、好交付的项目,制造业的数字化互联互通实施成功着实不易。
3.数字化项目对基础管理要求高
数字化项目成功运行需要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如准确的BOM和库存数据,工时定额数据,工艺路线数据,加工质量以及机台数据的采集,这些都来自于良好的现场管理秩序和扎实的基础管理,也是数字化项目对制造型企业的基本要求。而习惯粗放式管理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整顿和规范管理并非一日之功。
4.员工素质难支撑
工厂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员工文化素质有限,对新的项目往往持排斥心态。员工素质跟不上,信息化意识淡漠,人员流动性强,是很多工厂实施数字化项目遇到的现实问题。海蒙咨询顾问去过很多中小企业,生产规模不小,但是一到仓库,发现乱做一团,基础的进出库很难做到规范管理。
5.企业转型期间资金流瓶颈
中国大部分的制造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或者加工组装零部件为大厂做配套,或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品牌商做代工,利润低、效益差。这几年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增长过快,企业经营更加艰难,更没有心思投钱去搞信息化。不敢投入或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数字化项目难实施,更难成功。
制造业数字化项目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节多,实施周期长,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及人员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商贸流通和服务业没有生产制造,信息化的范围主要是财务和进销存管理。而制造型企业要比流通和服务业复杂得多,它的工艺管理、计划和生产控制等有一定门槛和学习难度。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为制造业实施数字化项目提供了良好的规范引导,建议制造型企业学好标准,用好标准,为企业转型扫清不必要的障碍。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