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科普—幽门螺杆菌
◆嘴里的事天大的事◆
1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幽门螺杆菌是主要存在于我们胃中的一种非常古老的细菌,老百姓其实对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多人都知道它是导致我们胃癌的I级致癌原。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在我国,各个地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有明显差异,平均感染率高达59%,而对于儿童来说,平均感染率也可达40%。
2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建湘老师接受采访时说到:“根除幽门螺杆菌,一般临床采用较多的是以抗生素为主的三联疗法或者四联疗法”。
但是目前在国内多数大城市,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其中以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耐药率高的地区可以接近80%;其次为克拉霉素和氟喹诺酮类,可以达到20%-40%,甚至更高;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多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也开始增高。并且国际共识中也建议,对于地区耐药率超过20%的抗生素,不宜使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
3
三联/四联疗法的瓶颈
1、耐药率逐年增加
抗生素类药物长时间使用,导致幽门螺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所以这就是目前针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抗生素使用的种类越来越多的原因
2、副作用大
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对肝肾造成损伤,并且有些抗生素能够导致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
3、胃部疾病症状反复发作
抗生素长期使用后,导致幽门螺杆菌产生耐药性是一方面原因。而口腔内幽门螺杆菌与复发可能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口腔基础治疗可能有利于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的风险。
既然口腔当中存在幽门螺杆菌,那它在口腔的什么位置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
口腔幽门螺杆菌
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姜勇老师来为我们接受口腔内幽门螺杆菌在我们口腔的哪个部位。
原来幽门螺杆菌会在我们牙齿上的牙菌斑内定植
在年3月发表的综述《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研究进展》中提到:
年Krajden等从慢性胃炎患者的牙菌斑中分离得到幽门螺杆菌,说明口腔可能是幽门螺杆菌除胃以外另一个重要聚集地,这为HP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
年Ferguson等从胃炎患者唾液中培养出活性幽门螺杆菌。
年,Pytko-Polonczyk等从消化不良患者的唾液、牙菌斑以及牙周袋中检测到活性幽门螺杆菌。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了,幽门螺杆菌是能够存在于我们的口腔当中的。那么口腔存在幽门螺杆菌对我们的胃部有危害吗?答案是肯定的!
5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
胃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因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有粪口、口口途径。口口途径是指幽门螺杆菌定居在口腔中并通过唾液等媒介传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口密度与Hp的传播和感染率密切相关,其感染播散具有人群聚集性,中国人有共餐饮食、共用餐具、口对口喂食、咀嚼喂食等习惯,这大大增加了口口传播的可能性。
并且《探索清除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几条思路》中有明确指出:“口源性幽门螺杆菌”的存在是胃内幽门螺杆菌无法根除的主要原因,只有正式“口源性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从口腔中找到幽门螺杆菌诊治的突破口,才能有效地根除胃内幽门螺杆菌。
所以口腔幽门螺杆菌和胃内幽门螺杆菌的关系非常密切,口腔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很有可能是导致胃内反复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重要因素。
6
幽门螺杆菌口胃同清
其实针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口腔和胃内同时清除,为什么需要口胃同清呢?我们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徐宝华老师他是怎么说的。
听了徐宝华老师的讲解,我们现在都了解了幽门螺杆菌既在胃中存在,也在口腔中存在。如果只是清除胃中的幽门螺杆菌,而不去清除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的话,很有可能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会再次进入到胃中。所以我们针对于幽门螺杆菌需要口胃同清、口胃同治!
7
写在最后
幽门螺杆菌既可以在胃中存在导致一系列胃部疾病,也可以在口腔中存在,所以这也是导致胃部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过程当中,我们既要清除胃中幽门螺杆菌,也需要将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清除。
参考资料: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人类胃癌的第I类致癌原
《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疾病诊疗—成虹观点》P
《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疾病诊疗—成虹观点》P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医药年3月第15卷第8期ChinaPracMed,Mar,Vol.15,No.8
KrajdenS,FuksaM,AndersonJ,etal.Examinationofhumanstomachbiopsies,saliva,anddentalplaqueforCampylobacterpylori.ClinMicrobiol,,27(6):-
FergusonDAJ,LiC,PatelNR,etal.IsolationofHelicobacterpylorifromsaliva.ClinMicrobiol,,31(10):-
Pytko-PolonczykJ,KonturekSJ,KarczewskaE,etal.OralcavityaspermanentreservoirofHelicobacterpyloriandpotentialsourceofreinfection.PhysiolPharmacol,,47(1):-
杨锴毓,李雨庆,周学东.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华西口腔医学杂志,,32(3):-
张万岱,胡伏莲,萧树东等.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15(5):-
中华医学杂志年10月30日第92卷第40期NatlMedJChina,October30,.Vol.92,No.40
往期推荐: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益生菌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