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新药杂志年第30卷第14期作者
姜秋燕,梁庆,高劭妍,李霄鹤,*慧,周红刚南开大学药学院,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最常见、致命性、病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病,目前认为是反复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起的异常修复导致肺功能丧失的过程。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被批准用于治疗IPF,抗肺纤维化药物治疗手段仍亟待开发。由于已上市药物的药动学以及安全性资料较为详尽,研发周期大大缩短,“老药新用”策略的出现给研究者们带来了希望。本文就已上市的不同种类药物在抗肺纤维化中的基础研究进行汇总,为抗肺纤维化药物开发提供参考。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上市药物;新适应证开发;基础研究_正文_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最常见、致命性、病因不明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病,多发生于成人,IPF患病率几乎每10年呈指数增长,2/3的IPF患者年龄大于60岁,患病局限于肺部,并与常见的间质性肺炎的病理和放射学模式相关[1],但诊断的真正“金标准”仍不明确[2]。IPF是一种老龄化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衰老介导的,衰老细胞会分泌促纤维化因子,从而激活形成疤痕的成肌纤维细胞,最终,衰老的肺泡上皮细胞失去了再生能力,阻碍了纤维化的解决,增加肺纤维化程度,而年龄相关的扰动如端粒磨损、干细胞衰竭、表观改变、失稳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正成为IPF研究的方向[3]。研究者也认为IPF是由于反复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引起的异常修复反应而导致功能逐渐丧失的过程。肺泡二型上皮细胞(alveolartypeIIepithelialcells,AECsII)持续暴露于微损伤中可能会损伤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启动“重编程”,并分泌大量促纤维化因子,导致这些上皮细胞异常活化和上皮完整性丧失等,激活了异常的修复机制和应激反应途径,造成了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胶原的沉积进一步导致AECsII功能障碍、肺结构扭曲和肺纤维化的发生[1-3]。目前,临床前研究IPF最常用的模型是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bleomycin,BLM),引起肺部炎症损伤和细胞衰老,进而导致纤维化。博来霉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可复制出与人类肺间质纤维化病理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该模型为研究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研究手段,可以在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下观察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助于提高对肺间质性疾病的认识水平。现阶段,研究者已经对多个上市药物开展了在IPF中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本文就这些临床前研究进行了汇总。内容由凡默谷小编查阅文献选取,排版与编辑为原创。如转载,请尊重劳动成果,注明来源于凡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