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吃药
你是下面哪一种?
_多喝水,越多越好
_喝一两口,把药送下去就行
_喝不喝水无所谓,实在不行也可以干吞
_有没有水无所谓,其他饮料也能配
其实,喝水服药也是个技术活。
水热了、凉了、多了、少了……都可能影响药效,严重时还可能反而造成伤害,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干服药片引发的窒息
足以致命
央视纪录片《见证》中,曾播出一个令人扼腕的案例。
一个年仅18个月幼儿,因为感冒发烧需要用药。
其中有一款口服泡腾片,被孩子的妈妈直接送入孩子嘴里。结果10多秒后,孩子就突然开始手脚剧烈抖动,同时伴有剧烈咳嗽,嘴唇也逐渐变成青紫色。
虽然家长立刻带孩子就医,但孩子仍因窒息身亡。
为什么小小的泡腾片,
会发展成如此的惨剧?
真相
泡腾片是一种特殊制剂,其中含有泡腾崩解剂,多为有机酸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当泡腾片遇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如果没有按照说明书服用,将泡腾片直接丢入口中,遭遇唾液等发生崩解,产生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就可能引起窒息。
所以,泡腾片不泡水干吃,不仅不治病,还可能致命!
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案例,但吃药时如何喝水依旧是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饮水温度?
01
绝大多数药物都以温水最佳。
02
消化酶类的药物应该用凉水送服。
例如胰蛋白酶、多酶片、酵母片等。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药物遇热后,容易凝固变性,从而导致药物失效。
03
活疫苗类的药物应该用凉水送服。
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等。疫苗遇热易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所以应用凉水送服。
饮水量?
·1·
绝大部分片剂、颗粒剂,我们用毫升左右的水送服即可。
·2·
服用胶囊剂时,饮水量最好不要少于毫升。
服用胶囊剂时如果饮水量不够,胶囊易附着在食管壁上,可能给食管壁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如食道灼伤),所以要多饮水。
·3·
服用磺胺类药物需要大量饮水。
磺胺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有时会从尿液里析出,形成结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
严重时还会阻塞尿路,使尿液无法排出。大量饮水可以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4·
服用导泻药后多喝水。
聚乙二醇散这类导泻药,可以通过保留水分,在结肠内增加粪便含水量并软化粪便,起到促进排便、改善便秘症状。所以,服药后再多喝一些水,效果会更好。
·5·
服用解热镇痛药后多喝水。
感冒发热的患者在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多饮水,不但能帮助身体多排出*素,还可以适当补充水分防止引起脱水。
·6·
口服泡腾片需加水溶解后服用。
·7·
服用保护消化道黏膜的药物要少喝水。
保护消化道黏膜的混悬剂,在进入消化道后会变成不溶解的细小颗粒,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起到保护作用。
此时多喝水,等于在“冲刷”消化道,稀释药物,降低药效。
因此,对于这些药物应该遵照说明书,适量饮水即可。
比如麦滋林颗粒剂,每袋只需15~30毫升水冲服;蒙脱石散,只需50毫升水冲服。
·8·
服用止咳糖浆后别喝水。
很多止咳糖浆在患者咽下后,会黏附在咽部,发挥止咳作用,而立刻饮水也会冲刷和稀释药物,降低药效。所以服用药物后尽量不要喝水。
此外,服药时应该尽量避免用其他饮品替代饮用水。
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富含果酸,包含维生素C、柠檬酸等,很容易与一些药物成分发生反应,也不利于药物吸收。
牛奶如果与抗菌药同服(如四环素、红霉素等),两者可能反应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茶水的复杂成分,也可能会破坏药物成分或者形成难吸收的物质,导致疗效变差,加重不良反应。
所以,服药时饮水无“平替”,而且饮水温度和量一定要适宜,才不会让药物吃了等于白吃,你记住了吗?
快把我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杂
志
订
阅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祝您健康》编辑部出品-
作者:吴圣迁(温州医院药学部)
总策划:王岽、董玲
内容策划:朱菁菁
编辑:周逸宁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