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唐梦霞)为了防止抗生素滥用,医院门诊停止输液,可每条街几乎都能找到的药店却不限制购买广谱类抗生素药物。
近日,在杭州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出生缺陷防控论坛上,记者听到了国内少有的声音:在不得不使用抗生素时,口服抗生素带来的危害比静脉注射抗生素多得多。很多国外实验和调查证据表明,口服抗生素药物对肠道正常菌群平衡状态的打破和很多现代疾病有相关性。
“微生物在人体内最大的聚居地是消化道,口服抗生素是破坏正常肠道菌群、使耐药菌大量繁殖的罪魁祸首,而正常肠道菌群的破坏则导致很多现代疾病的发生。”美国微生物学会食品微生物分会前主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王华博士告诉记者,抗生素耐药的大规模飙升和许多现代疾病的发病趋势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些现代疾病我们已经众所周知:肥胖、哮喘、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儿童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自闭症……
王华教授实验室做过小鼠实验,通过给口腔已接种含耐药基因的细菌小鼠使用抗生素来观察耐药基因库的变化。他们提供了口服和注射两种抗生素给药方式,结果口服氨苄青霉素导致小鼠肠道耐药基因库数量飙升,而注射抗生素后的耐药基因库的波动基本处于水平。这在另一种动物——鸡的身上也得到证实,用药方式从口服换成注射后,鸡肠道内的菌群多样性大大提升。
“食源性污染物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王华教授实验室曾征集了大量的成年人粪便检测后发现,%成人粪便含有抗生素耐药菌。“即使人不直接吃药,抗药细菌也会通过食物进入到体内。同时,抗药基因还可以在各种细菌之间传播。”王华特别强调,如今急需要做的,是给我们的食物增加一项抗生素和耐药菌残留的标准。同时,她建议人和动物都改变抗生素的用药路径,选择皮下注射而不是口服。
从七八十年代起广泛推广的人用和畜用口服抗生素,现在被证明和一系列由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现代疾病的快速攀升有很大的相关性。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从二次大战起就广泛使用但都通过注射给药的青霉素直到七八十年代以后才有了严重的耐药问题。这些革命性的发现重新解读了耐药问题的主要成因。
公开的秘密:
现代牧场的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耐药就像大海,很多河流汇集共同导致了这个问题。”各种因子都要进行控制,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使用什么抗生素、什么时候使用、什么样形式使用都是关键。
比如,圈养着数以万计动物的现代牧场。之前,麦当劳要求全球肉鸡供应商年开始逐步停止使用人类抗生素,中国不在首批名单内成为争议热点。同时,国内养殖抗生素使用情况可见一斑。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给动物使用抗生素主要目的还不是为了使它们不生病,其实是为了促进动物生长、增肥,从而降低饲养周期、提高饲养效率。”王华教授告诉记者。
美国著名微生物马丁·布莱泽在《消失的微生物》中介绍,如今大约70%-80%的抗生素用于增肥动物,包括数以万计的牛、鸡、火鸡、猪、绵羊、鹅、鸭、山羊。医药公司卖给医生的抗生素用毫克计,卖给牧场主的却以吨计。年,动物养殖业共购买了接近万千克重的抗生素,这是有记录以来在畜牧业里使用的最大用量。据马丁·布莱泽介绍,这些数据都是商业机密。
畜牧业给药基本都是通过水和饲料的口服途径,这意味着,当你使用肉类、奶类或者蛋类时,很可能在摄入抗生素和耐药菌。它们不仅来自食物,还分布在生活用水中,尤其是被人类和动物排泄物污染过的水体。虽然水体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减少有害菌,却无法充分清除抗生素。
值得
“益生菌、发酵菌等过去我们认为没有害处的细菌,它们反而是抗生素耐药传播的重要渠道主体。但这部分存在于即食食物中的细菌不再经过加热处理,往往就直接进了肚子。”王华教授实验室搜集了美国市面上不同品牌的奶酪,通过四环素和红霉素两种抗生素来测试耐药细菌,结果发现几乎所有搜集到的奶酪中都含有大量的抗生素耐药菌。另外,他们还发现,市场上的蔬菜沙拉、午餐肉、酸奶、生牛乳、海鲜食品等,耐药菌含量也非常高。
孩子的健康:
抗生素过早暴露
如果幼年摄入抗生素会使牧场动物增肥、发育过程改变,那如果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答案很明显。
可怕的是,国内专家近年来做了多例临床孕妇血清样本、新生儿胎粪样本的探索性研究表明,在上述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胎粪标本中均检出不同种类的食源性抗生素残留。
记者采访了国家卫计委下属的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主任*教授,朱教授指出:近十年来,环境因素、食源性因素导致的出生缺陷问题日趋严重,而我国出生缺陷的研究热点仍然专注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例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遗传性耳聋等领域;对于环境污染、食源性污染物对生命体早期影响的研究几乎空白,亟待在这些领域加强防范策略研究。
关于抗生素过早暴露对孩子的影响,两个隐患很常见:一来,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含有抗生素和耐药菌,孩子被悄无声息地吃进体内;二来,生病时,不必要的抗生素服用。他们共同破坏了孩子正常的肠道菌群。
科学家马丁·布莱泽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滥用抗生素及剖宫产,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伤害了与人类协同演化了数十万年之久的“微生物朋友”,特别是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他们的代谢、免疫和认知能力已经出现了异常。
值得
王华教授觉得,肠道菌群失调也是一些疾病的症状或诱发原因,比如过敏、肥胖、糖尿病甚至精神疾病。深入研究人类共生微生物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将为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提供指导和方向。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教授表示,食源性污染物对于生命体早期的影响不可小觑。孕妇在日常饮食中,通过肉、鱼、蔬菜等摄入的食源性抗生素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同样构成不利影响。对此,她呼吁在国内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合作,扩大样本量和覆盖面。对于食源性污染物的影响评估、干预方案应当组织产科、儿科、预防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共同探讨,从环境、食品安全等不同视角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