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人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如果不经过治疗,机体很难自发清除,虽然相当一部分患者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粘膜组织学的炎性病变,引起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少数患者还会因感染导致胃粘膜萎缩、肠化生,甚至引起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此外,某些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
目前临床最常采用无创性的尿素呼气试验的方法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治疗通常采用铋剂+2种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的四联方案,但是,许多患者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常常存在这样的疑问:既然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并且主要通过口口传播,那么即使根除治疗成功后,也难免再次被感染,既然如此,根除幽门螺杆菌还有没有必要进行呢?
首先需要明确,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再感染和复发率在10%以下,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根除治疗后1年和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1.75%和4.61%,并非人们想象得如此之高,其次,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在儿童期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并携带至成年期,其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是主要的感染途径,分餐制、家族成员共同治疗可有效切断幽门螺杆菌在家族中的传播。
其次,选择标准化的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坚持10-14天的疗程,力争首次根除成功,对降低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率和复发率也很关键,这是因为首次根除治疗失败容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再次治疗时的用药范围缩小,四联方案中选择恰当的品种和剂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根除率;
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主要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拉唑类药物,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来保护抗菌药物免受胃酸的破坏失效。选择抑酸作用强大、受基因多态性影响小的品种如雷贝拉唑等,可有效避免因不同人群肝药酶存在的基因多态性所导致的抑酸效果差异,提高根除效果,避免首次根除治疗失败率,并需要注意,与治疗其他酸相关性疾病时每天服用一次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要一天服用2次。
抗菌药物: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六种,即低耐药组的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和高耐药组的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初次治疗如果患者不存在青霉素过敏史,应优先选择敏感性高、*副作用低的阿莫西林,尽量避免在首次治疗方案中选择高耐药的左氧氟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