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是由猪丹*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传染病。该疾病是一种多发于小猪的疾病,其发病率高、传播快、致死率高,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本研究涉及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解剖病变、防治措施等。
一.病因学
病原是革兰染色阳性的猪丹*杆菌。
二.传染病学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在猪身上,人、禽等动物亦可感染。仔猪对2~6个月龄的仔猪最为敏感。感染源为病猪、带菌猪及其它带菌畜禽。该病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及皮肤损伤,吸血昆虫亦可传播,故本病流行具有季节性特点。
三.临床特性
1、急性猪丹*:猪体温升高达42~43℃,体温升高,精神萎靡,行走不稳,全身皮肤特别是胸部、腹部、四肢内侧、耳部等较薄部位出现不规则鲜红斑块,初为淡红色,逐渐变成暗紫色,指退色,去压又恢复,不突出皮肤,也不坏死。有时候后肢瘫痪、呼吸困难、寒战、绝食,大多数猪1~2天死亡,或转为慢性。
2、亚急性猪丹*: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皮疹。发病初期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体温升高,1~2天后,即在背、胸颈、四肢出现方形、圆形或菱形疹块,故又称疹块型猪丹*。初生硬后变成红色,皮肤表面凸出,中间苍白,边界明显,有时许多小疹块合并成大疹块,此时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佳,食欲消失,结膜发炎,便秘结。病情持续6~8天,疹块的颜色逐渐变暗,形成干痂,脱落而自愈,或转变为慢败型。
3、慢性型猪丹*:主要表现为关节炎,使关节肿胀热痛,行走困难,有时还会发生心内膜炎,使呼吸和心脏功能紊乱,咳嗽,呼吸困难,胸腹部浮肿,生长不良,体质虚弱,失去饲养价值。
四.对病变进行剖检
1、急性病:表现为急性败血性改变及皮肤出现特征性红斑。胃壁充血、出血,胃底粘膜脱落,十二指肠粘膜出现出血性炎症,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前部。脾脏充血,呈樱桃红色。淋巴结充血,肿大和点状出血。肝脏充血,红褐色。肾浊肿大,严重者呈蓝紫色,俗名大彩肾。
2、亚急性病:在耳、颈、背、腹、大腿等部位皮肤上长出许多疹块,与周围皮肤界限明显,因皮肤肿胀压迫血管,使疹块中央变成苍白,周围有红晕。
3、慢性疾病:以关节炎、心内膜炎、皮肤坏死为主。关节关节炎是一种多发的慢性增生性关节炎,以腕关节、关节、股关节为主。心内膜炎以二尖瓣为主,瓣膜上附有大片血栓性赘生物,菜花状。坏死性皮炎多发生于耳、背、肩、尾等部位,因皮疹转化而来,有时发生耳壳、尾巴脱落。
五.控制措施
1、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每年都有猪丹*菌苗2次,以提高免疫力。
3、猪丹*可以用青霉素治疗,另外还可以用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治疗。4、死亡猪应采用无公害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彻底消*,防止病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