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疾病。其死因位居所有疾病中的第三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为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幽门螺旋杆菌确定为I类致癌物。
幽门螺旋杆菌于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有超过50%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总人数超7亿。然而临床根除率却低于65%。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该细菌是导致胃溃疡、胃炎和胃癌的第一致病因子。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
幽门螺旋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临床上,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并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专家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使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恶化有重大意义。
幽门螺旋杆菌筛查医院进行检查。但是,我们也可以自查。除了上面所介绍的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症状,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可产生顽固性口臭,一般很难清除。这与其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等物质有关。所以,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对判断自己有无感染也可进行自查。
目前,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已非常成熟。但即使正确的药物,如果服用方法不妥当,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只有按照正确的方式用药,才能确保达到最佳疗效。那么服药清除幽门螺杆菌应该注意的哪些事项呢?
在药物的选择上,目前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药物,具体包括:一种抑酸药(一般药名最后两个字为拉唑)+铋剂(枸椽酸铋)+二种抗菌素。缺少任何一种药物的给药方案均是错误的!其中二种抗菌素的选择有讲究,必须在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三种药物中至少选择一种。由于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强,二种抗菌药不可均在这几种药物中选择。
服药过程中,则需注意抑酸药及铋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二种抗菌药则在餐后即服。
服药疗程保证10至14天,少于10天则有可能不能使细菌完全清除,大于14天也没有必要,只会增加费用及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服药过程中尽可能连续服完一个疗程,不要轻易中断治疗。这样做一是避免杀菌不完全;二是避免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给今后治疗带来困难。
疗程结束后要检查治疗效果,检查需在服药结束后至少一个月以后进行。如果治疗失败,需要再次治疗者,不宜立即进行,应间隔数月,以使细菌恢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复治的选药更困难,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最后提醒大家:幽门螺旋杆菌是后天传染的,其可以通过粪便传播,口传播,接吻传播以及共用的餐具传播。所以,预防感染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做到饮食卫生,尽量避免使用公用碗筷,餐具器皿应定期消*,家中有感染者应暂时采取分餐。只有做到防治结合,才能最好的解决病患。